作者: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
简介:主人公叫罗明飞院儿易中海的是《年代1951穿越南锣鼓巷四合》,这本的作者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倾心创作的一本现代言情类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全手打无AI京城。东城区。交道口街道南锣鼓巷95号院。中院儿水池旁。“小飞,今儿你又不用上学,起这么早是又要上街募捐啊?”正在低头刷牙的罗明飞闻言抬头看了一眼,出声问话的人是一三十多岁,模样敦厚,理着平...
全手打无AI
京城。
东城区。
交道口街道南锣鼓巷95号院。
中院儿水池旁。
“小飞,今儿你又不用上学,起这么早是又要上街募捐啊?”
正在低头刷牙的罗明飞闻言抬头看了一眼,出声问话的人是一三十多岁,模样敦厚,理着平头的中年男人。
此人正是中院的居民代表,俗称管事大爷。
大军进城后,为方便管理,就每十户选了个居民代表出来,做一些上传下达和防敌特的工作。
按他们老几位自己排序,这是一大爷易中海,在院儿里素有威望,娄氏轧钢厂的高级钳工。
罗明飞吐出嘴里的水,“一大爷,我们这班积极分子里好几个参军的今天走,得去送送。”
易中海闻言,手里的动作顿了顿,这才说道:“是得送送。”
见罗明飞洗完脸准备离开,易中海急忙叫住他,“哎,小飞,不如让你东旭哥陪你一起去街道那边帮忙做点事吧。”
罗明飞将盆里的水倒进水池,露出一个笑脸,“唉哟,一大爷,厂里加班也是在为前线做贡献嘛。再说,这事儿我可做不了主,您带着东旭哥找王干事说说去。”
把收拾好的水杯毛巾放进盆里,“一大爷您忙着,我得赶紧走了,别一会迟到就不好了,”端着就往前院去了。
易中海目送他的背影穿过中院,脸上神情复杂难明,任凭水龙头持续流淌,盆中的水不断溢出。
之前大军刚进城时,旧势力和特务活动猖獗,担心惹上麻烦,所以没有参与。去年战争刚爆发之际,对新**缺乏信心,认为难以取胜,依旧选择观望。如今,接连不断的胜利消息传来,又目睹了成为积极分子的种种好处,便想趁机靠拢。就算是投机,也得看你是否具备那份能力和资格。
刚开始那段时间倒是谁都能去,军管会也欢迎积极向他们靠拢的人,这也造成这些人中泥沙俱下,闹出不少乱子,后面就需要做些筛查了。到了现在,那更是需要申请考察才行了。
罗明飞回到自己在前院倒座房的家,穿戴好就匆匆出门。
院儿门廊里光线还有些暗,却和一个人走了个对脸,赶紧止步侧身,免得和来人撞上。
抬头才看清,来人有些消瘦,也是三十多岁年纪,戴副眼镜,看着有些斯文,正是前院儿的居民代表闫富贵。
闫家是大军进城后才搬到前院儿西厢房,听说是聘上了附近红星小学的老师,为了上班方便,才到这边租了房。家里两口子加俩小孩,不过听说现在已经怀上老三了。
“哟,三大爷早啊,您休息天怎么也起这么早?”
随口打完招呼,也不待闫富贵答话,就准备继续往外走,却不想手臂被闫富贵一把薅住,“嘿,我说小飞你一大早这么着急忙慌的干嘛?”
罗明飞有些无奈,“三大爷,您这是干嘛,我还急着去街道有事呢。”
看他真有些急了,闫富贵边拉着他出了院儿门转到上马石那,边说道:“既然小飞你有事,那咱们就不绕圈子了,前儿和你说的那事儿,你考虑得怎么样了?”
见罗明飞脸现为难的张口欲言,仿佛生怕听到不愿听到的回答,闫富贵立刻抢过话头说道:“你放心,你三大妈做饭的手艺在院儿里也是数得着的,咱家的家风你也了解,最是公平,你和咱家搭伙肯定不会吃亏,你把粮食带过来,再交两万菜钱就行。再说,你三大妈天天在家,还能时常帮着你收拾下屋子洗洗衣服什么的。”
罗明飞叹了口气,“三大爷,您家家风当然是院儿里首屈一指的,三大妈也是公认的贤惠能干,不过街道的王干事已经找我说过这事儿了,以后我每月发下来粮就直接放在街道,跟着吃街道食堂。”
“您也知道我的情况,只能驳了您的好意了。”
说完也不再看闫富贵那副丢了钱的痛悔脸色,转身就急步往街道方向去了。
这都几个月了,罗明飞这个本来院儿里邻居都怕沾上的孤儿,每月有钱粮的消息不知道怎么在院儿里传开了,除了这个三大爷,昨儿一大爷徒弟贾东旭家的寡母贾张氏都找上门来,让罗明飞每月把领到的钱粮全都给她家,搭伙在她家吃饭,也是想瞎了心。
现在的**单位都还在实行供给制,还根据级别分大中小灶,像街道就和***一起共用一个食堂,大家不管成家与否一般都吃食堂,不自己开火。
路上在早餐摊花600买了个糖油饼,边吃边赶路。
几个月前刚穿过来时,就算融合了原身记忆,看着这第一版的人民币也不太适应,上面的零感觉比成都还多。
来到交道口街道居委会所在的院子时,里面进进出出已经有不少人在了。
这时候街道的行政机构名称就叫街道居委会,几年后才会改名叫办事处,下辖的社区也还没有居委会这个自治组织,现在的基层管理机构设置都还处于摸索阶段。
前院儿里几十个这次入伍的新兵们,已经换上了一身新棉衣。看到街道的张大姐正带着人往出抱成捆的红花,罗明飞赶紧上去帮忙,给他们绑上大红花。
这次参军的人里,一多半都是他们这群要求进步的小年轻们,平时放学下工后包括休息天,还一起组织义务劳动,像罗明飞他们这样的中学生,还作为扫盲班的老师教人识字。战争爆发后,做炒面军粮和缝衣做鞋的活儿他们帮不上忙,就做了宣传画募捐箱,跑到热闹的大街上搞起了募捐。
过年前他们帮着街道给军烈属和伤残军人家庭送过冬的煤炭白菜,当时还破坏了易中海的一次算计。
因为怕这些军烈属家中没了壮劳力,买煤和冬储菜不方便,街道就安排帮着送上门,罗明飞他们这些积极分子就把这活揽了过来。
还拉上了一帮十二三岁的小孩组成文艺小队,到了英雄家就给敬个礼唱个歌什么的,罗明飞他们就帮着把东西搬家里。
所以年前这段时间,听到打板的声音,不一定是上门要饭的,也有可能是家里有英雄。
这就把他们院儿里那尊道德至宝,无儿无女装聋作哑的聋老太太给羡慕得不行,盼着什么时候能给她送上门。
没办法,她在大军进城后,把95号四合院除已经卖出去的几间房外,其他所有房子都捐给了新**,按街道和她的约定,除了每月给予固定的钱粮供其生活外,类似这样送冬储的待遇她也是有的。
等各个英雄家庭都送完了,这才轮到聋老太太这样的人家。
罗明飞他们拉着板车走到95号院门口的时候,却听里面传出喊声,“来了,来了,快放鞭炮。”
噼里啪啦的鞭炮声,吓了罗明飞他们一跳。
年前京城这风和刀子一样,大家的装束都差不多,或灰或黑的棉袄,头脸上戴着帽子围着围巾,混在一群人里不出声也没那么容易被人认出来。
罗明飞抬眼望去,院儿里的几个所谓管事大爷和几个老货都在,后院二大爷刘海中和前院三大爷闫富贵都是一副懵逼的神色。
鞭炮是一大爷易中海的徒弟,和他同样住中院儿的贾东旭放的,院里一群妇女也站在一边看热闹。
易中海站出来说道:“这是给***家属送年货的吧?有咱们院金老太太的吧?就放院儿门口这吧,我们这些邻居帮着搬进去就行。”
罗明飞一听,就知道了这厮的想法,这是想帮着给聋老太太蹭荣誉呢,怪不得后面在院儿里宣扬聋老太太是烈属是老祖宗呢。
如果不是罗明飞在里面,或者说他不是这支积极分子小分队领头的,别人都等着他答话,换其他人说不定就随口答应了。
毕竟就他们这队人已经把英雄家庭的都送完了,天寒地冻的,把剩下几家孤寡老人送完就可以回家休息烤火了,有人想帮忙搬那是求之不得。
罗明飞身旁一起推车的小年轻转头看过来,等着他去答话呢,罗明飞一把搂住他,低头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。
其实易中海刚才目光扫过,就觉得这帮人里面有个人的身形动作有点眼熟,一下没反应过来是谁,毕竟罗明飞父子搬进院儿没几年,罗父又不是同在车间干活的工人,罗明飞平时更是不怎么和院儿里人接触。
虽然95号院儿里就罗明飞一个去街道做了积极分子,但胡同里的年轻人去的却不少。
这馊主意也不知道是易中海和聋老太太谁想出来的,但他们知道凡是被街道慰问过的英雄人家,邻居都会尊敬着,没人敢欺负,就动了心思。
边上的同伴扯着嗓子问道:“你们院儿里也有英雄家属?”
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易中海,尴尬是肯定尴尬的,但他做事向来谋定而后动,自然也早就做好了应对准备。
易中海笑道:“我就是问你们是不是去给英雄家属们送过了东西,好给我们讲讲那些英雄的故事,我们哪有那个福气?”
如果只是这样,易中海也就蒙混过去了。
但罗明飞可是看过剧和不少同人文的,知道这厮的秉性,给旁边同伴的交代自然不止于此。
就见旁边的小年轻从衣兜里摸出个小本子,“我说呢,这本子上没有啊。别搞得像旁边胡同里似的,一个疯婆子跑出来拉着我们,死活说他家男人是打小鬼子牺牲的,让我们把物资给她家一份。”
“后来一查,你们猜怎么着?”
“她男人还真是死在小鬼子手里的,不过她男人是投靠了小鬼子的黄皮狗。”
老京城人都贫,一阵嬉笑后,其他邻居也讲起了听说过的类似故事。
比如参加了长征,却是薛岳的部下。
